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茶史茶识

喝茶,懂茶 ,会喝茶,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
来源:品茶界    作者:佚名    发布时间:2020-05-25 09:08:51    点击数:21次
喝茶,懂茶 ,会喝茶,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
 
古人云: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。人到中年,经历的事情多了,会更注重内在修养与人生的意义。有人说:人到中年,才算喝懂茶,尤其在40岁之后。
 
这个懂茶并非说专业领域里如何品茶、研究茶,而是对茶之一道与人生道理之间的领悟。
 
爱喝茶的人,步入中年后,往往有这2种特质。人到中年更朴素一杯清茶,一种气质庄子说:“朴素,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。”年轻时太浮躁,以为烈酒才是江湖,翻涌的人生才有味道。如今却觉得,一杯朴质无华的清茶,没有多刺激的感受,不需要多豪迈的心胸,但却是人生的真谛。
 
清茶,淡然如水而有滋味,入口温润却慰藉灵魂。在一杯茶汤里,感受朴素。
 
著名主持人汪涵就深谙朴素的道理。
 
他身处名利场,却能坚守本心,朴素如初。
 
他的手机是老人机,地摊买的人字拖他穿了近十年,普通的书包背了十几年,因为他明白:真正的富足,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,而在于内心的安定与丰盈。
 
圈中人人都在名流聚集的北京买房,汪涵却在长沙一个僻静古镇给自己买了个小院子,远离名利的喧嚣,闲下来时就在家中陪伴妻儿,或者读书、煮茶、练书法,写文章。
 
他写了一本书《有味》,封面上印着两行小字,正是他的精神写照:“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,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。”
 
林清玄说: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静水流深,这看似深邃的天地万物,其实简约朴素,平凡安然。”
 
有喝茶习惯的中年人,在一杯茶里,感受朴素。
 
不争名利、不斗高低,不惧未来、不畏过往。凭一点素心,逍遥于人世间。
 
不争,是中年人的底色一杯清茶,享受不争的时光老子说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而由水而成的茶,同样以不争,而为我们所喜。酒攀高低,茶处不争。茶的品类繁多,却从不争排名高低,每个人依着喜好来喝茶,但也能兼容其他茶。这份不争,与人到中年的不争,很契合。
 
人到中年,看淡了追名逐利,憧憬着平淡生活。只愿寻一杯茶,静而不争。不争,则天下莫能与之争。唐朝有个布袋和尚,有一天观察了农夫插秧后,写了一首诗: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心地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”农夫插秧是一边插,一边后退的,无路可退之时,便是插好秧之时。倘若只顾眼前,只想一味争取前进,最后却一事无成。人生很多时候皆如此,看似不争不夺地后退,旷日持久,便知晓其实是在前奔。
 
南怀瑾说,“三千年读史,不外功名利禄;九万里悟道,终归诗酒田园。”一味追名逐利,到头来一场空;奢望太多的财富,容易丢失了最宝贵的品质。唯有不争,才能与世无争。人到中年,少些争斗,多些淡泊。少些饮酒,多些喝茶。用一杯茶,感受不争的岁月。不争,才是人到中年,最纯净的底色。庄子说:“终生役役而不得其成功,
标签: